2月3日晚,寒冷的冬日依旧涌动着火热的激情,站在于洪区元江街快速路施工现场北眺,灯光照射下,一路是人头攒动的身影和焊枪迸发的火花,宛若长龙,伸向远方。
元江街快速路是沈阳市快速路二期工程之一。目前,沈阳快速路通行总里程由2011年的19公里增加至369公里,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。加上正在建设的快速路二期工程,沈阳快速路里程将在未来两年逼近400公里大关。
由“线”成“网”,由“窄”变“宽”,由“堵”转“畅”。因快速路的建设,沈阳将浑河变为内河,成功向南发展,城市框架被完全拉开,一个“多中心、网络化、组团式、生态型”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,浮出了水面。同时,四通八达的快速路网体系,也推动了沈阳城市能级跃升,助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,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了最坚牢的底座。
(资料图片)
“幸福感一下就上来了”
市民李强,家住沈北新区,工作单位则位于浑南区的沈阳建筑大学附近,每天上班从北到南穿越大半个城区。“前几年,开车去浑南,走市中心不仅红绿灯多,车也多,通行时间得按小时计。”李强说,随着南北快速路和浑南大道快速路的接连通车,通行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以上,“幸福感一下就上来了”。
“沈阳汽车保有量约300万辆,主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地区有2个,产业布局造成了许多市民住在城西城北,上班却在城中或者城南,快速路恰恰是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。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赵铭说。
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李迈是快速路网设计人员之一,他和同事们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:“上下班高峰期,与沿建设大路、南五马路、文化路穿越主城区相比,绕行北一环快速路、东西快速干道、胜利大街快速路、浑南大道快速路,虽然距离增加一倍,但时间可以节省一半。”
目前,沈阳市已经建成了一、二、三、四环这四条快速环线路,迎宾路高架桥、东陵路高架桥等射线快速路,向东西两侧延长的东西快速干道和连接南北的南北快速干道,以及二环南移的长青街快速路、浑南大道快速路、胜利大街快速路,使沈阳“环路+射线”的快速路系统形成基本框架。
随着地铁、轨道交通,尤其是点对点的快速路网建设,使城市的通行效率提升了,时间、空间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。“快速路网对沈阳吸引人才,甚至改善营商环境都有很大的作用。对人才来说很简单,快速路网让出行更便捷,降低出行通勤的时间成本,可以提高人才生活在沈阳的幸福感。沈阳的产业集聚度很高,产业链连接比较紧密,并且同一家公司,主营业务不同,会分成几块分布在不同区域,不同区域的不同公司间联系也很密切,这就需要快速路把它们串联起来。”赵铭说。
快速路网背后的城市能级提升
快速路,一端连着民生需求,一端连着城市能级的提升。
审视一座城市的能级,看的往往就是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几大要素集聚趋势。沈阳是典型的组群式城市,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相对薄弱。因此,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路网,使得相邻区域之间的物资、产业、商业、人才实现相通,谋求资源要素的流动更加便捷畅达,是城市发展追求新突破的关键。
经开区大堤路快速路的通车便很能说明问题。该路的通车,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平均用时10分钟即可抵达高速公路,特别从宝马新工厂出发,仅花费15分钟就可上高速公路,大幅提升宝马及其周边企业的交通运输效率。可以说,快速路网推动了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,随着快速交通不断向周围扩散,人口会沿着快速交通的分布集聚、扩展,这对产业集聚带来好的影响,进一步赋能城市经济发展。
“沈阳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快速路是硬件基础之一,只有硬件基础打好了,才能形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承载力。显然,沈阳做出了出色成绩。”赵铭说。
更为重要的是,沈阳已开始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“五环”——沈阳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,这无疑给沈阳都市圈建设踩下了“油门”。同时,沈阳也正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城市,地铁线路正式进入“十+环”线网时代,正力争到2025年底,在建5条地铁线路全部实现初期运营,总里程达到257公里。届时,沈阳在高速公路、快速路、轨道交通之间的转换将更为快捷,构建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努力将成为现实,以交通带动产业、以产业支撑城市,沈阳的城市能级和品质将得到质的提升。
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